我是chung,七年級前段的大叔一枚,與太太還有一隻貓組成一個小家庭,目前任職於出版業。平時的嗜好是逛書店、閱讀、看電影,還有爬山等接觸大自然的活動。
終究是人生路上的印記
我成為遺族已經超過了20年,我媽在我高二時自殺。但是明確知道自殺者遺族這個身分,才將近一年,是因為去年暑假我同學自殺,才開始知道遺族這個群體。我同學的自殺,喚起我過去的回憶,驚覺這個身份不會隨著時間消逝,它終究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印記。
我媽當年的自殺,看似突然,可是事後很快回想,一切都充滿預兆,只是年幼無知的我,不知該如何回應。我媽在自殺之前已經憂鬱症好一陣子,她沒上班待在家好一陣子,自己一個人睡,這是我所知道的。我也知道,媽媽會如此,受到爸爸外遇很大的影響;那些日子,爸爸偷偷講著電話,深夜外出,我都看在眼裡。只是當時身為高二屁孩的我,心裡真的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事情。於是有一天,我媽自殺發生之後,我很後悔似地,開始生氣起來,與父親有幾次爭執,這是另一個需要爬梳、需要時間講述的故事。總之,我媽自殺對我最大的影響,就是家裡從此少了一個人,媽媽那邊的親戚也從此失去聯繫。
轉了幾個彎的人生觀
媽媽自殺的突發事件,很快地帶給我極大的震撼,原來生命經不起意外的打擊;我記得那時候對自己說,人生不需要太多計畫,因為突然一塊石頭就可以擊打得粉碎,因而心態上開始比較偏向及時行樂吧。後來升上大學,遇到一群不錯的死黨,一起打工出遊,跟多數大學生沒兩樣,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本性上就比較懶散,但我想,多少還是跟我媽自殺所帶給我的衝擊有關。這樣的人生觀,一直到大四因緣際會走進教會,接觸基督信仰,才轉了一個大彎。但是失去母親多年的我,總會在一些年長的女性上,找尋母親的影子,也帶給我人生中的一些起起伏伏。
目前如何看待自己遺族的身份?老實說還是跟多數人一樣地過生活,一樣地有高有低,比較不同的是,當自己在不如意、不順遂的時候,總會想起這件傷心過往,總會想像如果媽媽還在,會給自己怎樣的支持與幫助等等。但想像終究是想像,媽媽在也不一定就會支持自己,我覺得那是一種想像的美好,因為沒真實發生過,所以有美好的想像空間。這是我身為20多年的遺族,目前的體悟,不一定適用於所有遺族朋友。
學習與傷痛共存,好好生活
我會給正在努力的遺族什麼鼓勵呢? 說不上鼓勵,其實遺族也不需要什麼特別的努力,我覺得就是好好過生活。成為遺族這20多年,也是年歲增長了20多年,我發現人生的路上,本來就是會有各種意外,有大有小,每個人都會遇到。今天若不是親人自殺,生老病死是每個人、每個家庭都在面對的,除了自殺者遺族,社會上也有各種傷害與意外的群體。所以我覺得,不是遺忘傷痛,也不是不去碰觸、不去談論自殺這件過往,而是在生活中多數的時間,盡量把這樣的傷痛看淡,好好生活。因為人生總有各種傷痛的可能,每個人的遭遇與時間各不相同,但我們都是一樣的人類群體,在這個時代之下,多數人都面對一樣的難題與困境,大家都是差不多的。
所以就好好過生活吧,人生有低處,就會有高處,嘗試把自己的傷痛變為養分,有機會就去關心、陪伴類似遭遇的人,讓社會的冷漠減損一分。我相信善的循環,我也認同把自己照顧好,就是給這個社會很可貴的幫助。可以悲傷,也好好悲傷,學習與這份傷痛共存。經過幾年的醞釀,今年我終於再次跟媽媽那邊的親戚重逢,就像是修復了部份創傷一樣,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。好好活著,未來有各種美好的可能。
心,需要一層一層去認識,沒有到最後我們無法知道那份榮美的禮物
隙光精神關心您的生命
自殺諮詢專線:0800-788995(24小時)
生命線:1995
張老師專線:1980